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1. 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北夏玉米生长季热量资源利用率时空变化
韩耀杰, 彭记永, 张溪荷, 李树岩
干旱气象    2023, 41 (4): 639-647. 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23)-04-0639
摘要143)   HTML4)    PDF(pc) (8295KB)(542)    收藏

探究夏玉米生长季热量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,可为夏玉米品种布局调整、保障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。基于河北省夏玉米主产区1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—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、玉米及后茬轮作小麦的发育期观测数据,利用回归分析及空间插值等方法,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夏玉米生长季热量资源利用率时空变化。结果表明,1981—2019年河北省夏玉米潜在生长日数无显著变化、潜在积温显著增加(P<0.05);生长季热量资源利用率显著增加(P<0.05),生长日数利用率从1981年的80.4%提高到2019年的94.5%,积温利用率从1981年的84.5%提高至2019年的94.9%。河北地区夏玉米潜在生长季日数、潜在积温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;生长日数利用率及积温利用率整体呈现南低北高的分布特征,其中廊坊地区生长日数利用率及积温利用率均较高(95%以上),邯郸生长日数利用率较低(85%以下)。1981—2019年夏玉米花前积温与花后积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9.6、58.7 ℃·d·(10 a)-1,花后积温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花前积温,积温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,从1981年的1.6下降到2019年的1.1,下降28.5%。研究表明冀南地区夏玉米气候资源利用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,可以选用生长季更长的中熟和晚熟品种,育种或栽培上可选择灌浆阶段更长的品种,充分利用生长季热量条件,提高玉米产量。

图表 | 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2. 黄淮南部夏玉米品种高产高效综合评价
李树岩, 王彦坡, 邢冉冉, 王顶杰, 任丽伟, 刘天学
干旱气象    2021, 39 (1): 130-137.  
摘要451)      PDF(pc) (1073KB)(1418)    收藏
选择已通过审定的40个夏玉米品种,于2018年在豫北生态区浚县、豫中生态区许昌和豫南生态区方城开展品种比较田间试验,从丰产性、稳产性和气候资源利用率3个角度构建高产高效综合评价指数,对3个生态区品种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。结果表明:全生育期长度方城最短,各品种平均值为108 d,浚县最长,各品种平均值为111 d,3个生态区品种间全生育期长度相差12~16 d,且全生育期长度与花粒期长度相关性最强。各品种在方城的平均产量最高,许昌最低,且产量差异通过0.05显著性检验。方城的光温水气候资源利用率均最高,浚县的光、温利用率高于许昌,但浚县水分利用率最低。3个生态区筛选出中伟科702、庆玉9号、新单68、登海605、大丰30、郑单1002、丰德存玉10、浚单29、郑单538、怀川39和SK1098共11个高产高效夏玉米品种。

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4. 河南省夏玉米气候适宜度评价
李树岩, 陈怀亮
干旱气象  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14)-05-0751
5. 基于CI指数的河南省近40 a干旱特征分析
李树岩, 刘荣花, 师丽魁, 马志红
J4    2009, 27 (2): 97-102.  
摘要2474)      PDF(pc) (2440KB)(4018)    收藏

基于河南省113个气象站1970~2007实测气象资料,利用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对河南省近40 a的干旱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。首先计算了历史逐日的CI指数,统计近40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、各时段的干旱事件,在此基础上统计了河南省历年各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、覆盖范围,分析了干旱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和不同强度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。分析结果表明:河南省伏旱发生频率最高为63. 6%,冬季干旱发生频率最低为48. 8%,春旱和秋旱发生频率相近,分别为55. 4%和56. 9%;全省大范围干旱发生的年份春季和秋季较多分别有9 a,冬季最少只有5 a;春季豫北各等级干旱发生天数均较高,夏季和秋季全省易发生大范围轻旱,重旱发生较少,冬季轻旱和中旱呈显著的纬向分布,南少北多,和降水的分布有较好的负相关性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